新闻中心
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第三方介入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研究”启动会成功召开

图片

   10月9日下午,中国法学会202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第三方介入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研究”启动会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智能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支持举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学》杂志社、《人民司法》杂志社、《人民检察》杂志社的专家学者,部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以及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法学会会员部部分同志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参加会议。


图片


   会上,课题主持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张润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价值、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前期研究进展情况作了开题报告。中国法学会办公室主任、会员部主任吕兴焕介绍课题有关情况并就课题研究提出要求,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工作实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研究方向,加强沟通交流,把握时间节点,严格按照课题管理办法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

   随后,外交学院法学教授金克胜,二十国集团(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晓东,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登记一室主任刘新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熊跃敏,中国政法大学信访与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刘君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院长张李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智能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哲,《人民司法》责任编辑李泊毅,就课题组汇报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方向定位、研究范畴、逻辑架构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建伟、《中国法学》杂志社副编审任彦、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显峰、北京论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焕文、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改凤、北京市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兴尧、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惠娟,结合自身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的工作经历就第三方介入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素材。

   最后,课题牵头人、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杜林对课题启动会进行了总结,要求课题组认真梳理、充分吸收与会领导、专家的意见建议,调整课题框架和章节结构,强化课题调研的针对性与指导性,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各方支持下深入调查研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题,为第三方介入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研究提供兼具实践精度与理论深度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