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作为一个本硕博都在内陆法学院就读的“本土博士”,我熟悉的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即运用科学的方法(通常是历史研究或比较研究)去研究法律问题并创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在此研究模式之下,论文的写作套路往往是:问题的提出(现行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学理研究(现行学术界的主要几种观点)、历史沿革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对策。这样的研究从提出问题到最终拿出建议和对策,看起来也是立足于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但我们不禁要问,单靠研究现行学者的观点、研究制度的历史发展、国内外制度的比较,就可以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吗?这些所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事实的验证”了吗?比如,制定法律规则不仅需要借鉴、比较他国的立法经验,更重要的研究本土的实际国情,为保证法规则的科学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有时需要预测下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需要引入计量方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又如,评价某一个法律的实施效果,单纯地依赖传统法学研究方法(包括规范分析、逻辑分析、价值分析),从文献到文献,凭着经验和学识素养的演绎方法论证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导致“各说各话”的局面;而通过社会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以真实统计数据加以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也许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但前者多是定性研究,主观性较强;后者则是定量研究,强调以事实说话、以统计数据做支持,客观性较强。
目前,我们更多的是运用学理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的方法需要加强,特别要注重定性研究方法转向定量研究方法。法律主体(行为人)和裁判者是实证研究的主要对象,以裁判者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就是调查研究实际裁判过程中裁判者的行为,其中,研究裁判思维最终载体的司法裁判文书,就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的基本价值在于发现具体的裁判规范,同时也可以综合研究,探寻某一类型案件的裁判规律和预测裁判结果。比如,针对某一地区、某个法院或某一法官审理同一类型的案件,我们要分析研究其处理依据、思维模式和裁判结果有无规律可循,在通过对统计学意义上的样本案例的回归分析(目前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大体分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干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并得出研究结论。这些研究结论我相信是每一个在法院诉讼的当事人都想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帮助其调整诉讼方案和预测诉讼结果,而事实上,我们的法学研究者这方面的研究还少之甚少,存在着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相脱节的问题。
案例研究的基础是建立案例数据库,中国法律咨询中心这些年一直在整理和收集各种类型的案例,推动司法裁判文书库数据库的建立,同时也在致力于以案例为基础的法律风险实证研究。希望更多的法学法律工作者们能够致力于应用对策研究,把研究的兴趣从传统的纯理论价值转向了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行更多的实证分析研究,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提供中央决策机关和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真正需要的研究成果。
——任伊珊(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事务部主任)
法律咨询工作需要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更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来源于对法律工作的热爱、来源于为当事人伸张正义的责任感。两年的法律咨询工作,自己一直能够秉持这种态度,对待每一个案子、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对待每一个涉及到的法律问题,都能够心怀热爱、勇担责任。身处法律咨询中心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领导的言传身教、同事的关心帮助,每时每刻都激励自己要把这种工作态度延续下去。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同事也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来到法律咨询工作是幸运的,因为你每时每刻都在成长进步!
——史学锋(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管理部主任)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案例汇编集已经是第三期了,加上前两期,汇编的案例达到一百余件。这一成果凝聚着专家和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的的心血和智慧。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所做的的这些专家论证案件,其功能和作用类似于美国“法庭之友”,在社会中起到了智库的作用,体现了司法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我个人而言,在汇总撰写其中一部分案件的过程中,自身的研究和实践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杜 林(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风险管理部主任)
这本案例汇编收录的案例均为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多为法律实践中尚待明确或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这些案件,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广泛汇集国内一流法学家们的智慧,对每一个法律问题作充分展开,从法律规定、法学理论、司法政策等多个角度,做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平诉息讼、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出发点,提出法律咨询意见,务求兼顾司法公平和社会效率。
这本案例汇编中的每一个案例,从案件受理到焦点问题归纳,从法律意见书撰写到排版校对,无不体现着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专业、严谨、理性、务实的工作态度,都是国内一流法学、法律专家和法律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辛勤汗水的结晶。正因为如此,这本案例汇编不仅是对重大、疑难、复杂法律问题的全面分析和解答,同时也是从事法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高品质素材。
——白 涛(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风险管理部项目主任)
这本案例汇编,是我到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后参与的第三本案例汇编,每一次对案例的整理和校对,都是一次向专家、向同事再次细致、深入学习和汲取法律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机会。非常荣幸能够一直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不仅因为这份工作提高了自身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点滴参与后的工作成果能够为更多的人分享并起到推动法治的作用。
——陈 辉(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管理部项目主任)
这本案例汇编是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案例汇编丛书系列的第三本,凝聚了法学法律专家和法律咨询中心团队的心血与智慧。其中不乏多起针对重大疑难民商事案件的论证,后被司法机关采纳,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法律咨询中心工作的日子里,能够有幸参与到法律意见书的流程中,在实践中学习,感触颇多。法律是严谨的,而人是有感情的,我们的工作正是通过叩问个案公正,点滴推进法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
——李中顼(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管理部项目主任)
我到法律咨询中心工作一年多了,在参与撰写法律咨询意见书中,主要有几点比较深刻的感受。
一是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法律咨询中心的法律意见书要求公正中立,既有法律依据又有事实支撑。这要求写作者需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于专家们出具的意见,要认真反复的阅读领悟,提炼核心本质,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有时不在意的疏忽,可能漏掉某些重要的意见,而没能把握案子的核心。工作态度上的认真,应该是做好法律意见书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是要有团队的工作精神。每个同事各具长处,思考的方式也不同,经历也不同。对于案子来说,特别是一些重大疑难的案件,一个人的思考难免不够全面,或者说暂时没有想到,经过集体讨论,会产生很多新的观点,有用的思路。记忆最深的是杜林做的九鹰专利侵权的案子,专家的说法不一,各具道理,后来经过集体的反复讨论,最后出来的意见书得到当事人的满意认可。团队的工作精神,使法律咨询中心出具的意见书能经得起考验,个人也从中获益匪浅,学习到很多东西。
三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法律咨询中心接受的案子,多为疑难复杂的案子,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很大的争议。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参与案子,一方面是做工作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案子中,愈加发现法律适用的复杂性。没有人能够完全运用经验去应对,需要根据具体案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还需要创新思维,不然有些案子就陷入死胡同。
法律之路是漫长而复杂的,经验积累是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保持学习心态,这样才能够在法律的道路上行走的比较有意思吧。
——叶国志(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风险管理部项目主任)
在法律咨询中心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让我较好地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单位工作人员的转变。在这里,我收获着成长,收获着友谊,收获着快乐。
在参与法律咨询中心案例汇编的排版校对工作当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工作流程化、分工协作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办公室工作中,更应注意工作的条理性,努力做到细致周到的去思考、处理问题。
——赵紫钰(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风险管理部项目主任)
法律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当常青的生活,碰到灰色的法律时,往往会冲击法律灰色的边缘,使原本灰色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不清。牵涉其中之人,深感此种不清带来的困顿与不安。这种不安不仅影响着涉事人,也影响着司法、影响着社会甚至国家。每当此时,法学专家总能用其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眼光,为我们指点迷津,廓清不同权利的边界,厘清灰色和青色的冕旒。使当事人明理安心,司法公正清明,社会有序安定!有幸参与其中,不亦乐乎,也甚感荣幸!
——郭向东(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事务部项目主任)
法律咨询中心凭借着专家智库优势和专业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打造了疑难案件专家论证这一品牌业务。法学权威的论证分析、实事求是的论证态度、客观公正的论证立场、严格规范的论证程序是法律咨询中心论证结论令人信服的保障。每一份法律咨询意见书,都是法律咨询中心专业人员在专家法律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案件材料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对咨询者相关问题的准确、有法律依据的回答。我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感到十分幸运。
在参与疑难案件论证的过程中,我不仅为法学法律专家们的学识风范所折服,更加钦佩法律咨询中心专业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法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受益匪浅。
——贾为凤(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风险管理部)
来到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我从学生变为专业人员,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巨大的角色转变让我成长了很多,懂得了对待工作要从细节着手,一丝不苟;对待当事人要亲切有礼,充满自信,举止大方。懂得了要对未来有所计划,不可虚度光阴;凡事要积极主动,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领导的谆谆教诲、悉心指点,同事的热情帮助、友善谦和,都让我感受到温暖和鼓励,让我有信心面对困难,帮助我从细微处真正成长为一名严谨的高素质法律人,能够以专业的服务精神、敬业的工作态度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社会法治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李 青(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事务部)